2012/01/01

2012.1.2 學期成果心得留言頁面

Dear all

這學期的心得請留言在這個頁面
放上大合照給大家看看
那天晚上應該是個難忘的夜晚吧
(檔案附加在信裡寄給你們了,記得收信)
這個學期謝謝你們的選修
經過這學期的社區營造與藝術
希望能讓你們想想「自己」與「環境」的關連
還有我們可以「做」甚麼

我相信你們都可以的!
接下來的日子也繼續努力吧~
不要怕,就去做
就像我們那天在湳雅夜市那樣!

之後,還有一篇會放上你們作品還有去夜市的照片
記得要來看喔!!





                                      謝謝你們,給了我一個很棒的學期!



                                                                                              函豫助教

30 則留言:

  1. 這學期在半懵懂的情形下選擇了<社區營造與藝術>,而學習過程中偶爾也出現了一些驚喜。於課堂上,充分感受到老師的教學熱忱和使命,助教也在每次下課後發布有關消息和資訊,盡心盡力地給予我們協助,讓我們也不得不打起精神,努力和愉悅地接收老師所提供的知識養分。
      那晚各組員在湳雅夜市那做問卷調查,和自己的組員賣力十足地邀請民眾,雖然偶爾遭受被拒絕,但相對也得到更多友善的鼓勵,讓我們在歡笑中結束了這充滿意義和收穫的課後學習。
      每個角落都有著一個故事,面對習以為常的湳雅,著實沒想過要去發掘其背後深層的底蘊。走出課室,除了讓民眾給予我們作品的評價,也同時能讓他們一起了解湳雅背後的歷史意涵。不只是書面上的理解,我們也有著團體實作和難忘的一次實戰經驗,而這就是<社區營造與藝術>所帶領我們的成長見證。

    雕塑二 9910336 陳抒漫

    回覆刪除
  2. 這學期在選課的時候,慎重的想了很久。其實老師開的課一定是有品質保證的,因為我很擔心選到的課是所謂的營養學分,不需要做什麼輕鬆拿分,不過另一邊我其實又很擔心老師的功課有點重,會負荷不來。但最後還是選了,因為課程內容真的是我自己很感興趣的部分。

    其實今天談到,很多時候我們設計出來的東西和市場或一般民眾想要的有一個距離。我想我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像服裝行業一樣,其實一般民眾穿的大部分都是成衣的製作方式,即便是從夜市到專櫃賣的服飾都一樣。而很多念服裝設計的學生一直很希望做一些很奇異的服裝,覺得那很有趣,也可以隨自己的想法發揮創意。但可容納和接受所謂“創意”的市場其實非常的小。而且大部分的人沒有這樣的需求,於是如果一味的想做特別的設計而未經思索和考量,就埋怨現實和理想是兩回事,這樣所有有夢想的人都是注定要失望的。因為我們人就活在現實空間裡,怎麼可能在這空間活動的時候說完全不理現實呢?
    *延伸(在國際舞台上例如一些知名品牌,他們會分很多牌子或系列,連服裝秀也有分種類:有很普通的成衣秀/只是展示其品牌創意與超高剪裁技術/能力的前衛服裝秀,大部分衣服只是展示不販售等等。)

    不管是念設計或是現在自己在念美術,我都感受到很多時候,只要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讓它走入市場,有金錢交易的時候,那就是必須符合市場的需求。因為市場有市場交易的方法與規則,你想走進去賺點什麼,就要認清與明白這之中的遊戲規則。

    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必須為市場放棄自己的理想,雖然我們還是活在這現實的世界裡,用金錢交易的方式過生活,甚至是在資本主義適者生存的環境裡,但我們仍然可以保有著一部分的空間給我們美好的理想。例如還是可以畫一些只有我自己才懂的作品,但如果我要拿它們去展覽或是販售,那我就必須在心裡有個底,即便反應好或壞,我都可以接受,因為是我自己的選擇。

    和社區營造與藝術課堂裡提到很類似,我們總是認為我們可以賦予這整個環境新的面貌,做很大的改變等等。但恕不知社區營造哪是一兩天的事情,我們只能找出目前需要先解決的,而後再加入部分的創意,讓事情變得更完整。社區營造更是需要大家一起經營環境,而那麼多的個體裡要找到一個大家都認同的事本來就很不容易,更何況是大家一起去實踐。

    而藝術本身的價值對我而言,是一種對生命探討與省思的媒介/方法,從創作中思考自己的生命價值。發現生命中的感動,於是再把感動變成實品與更多的人分享。而這過程,誠實是很重要的。所以讓我們好好的在大學的環境裡做大學生應該做的傻事、蠢事,因為還在學校裡有圍牆保護著,我們可以好好的做自己。

    希望新的一年裡,大家認真的學習,仍繼續懷抱理想,將之實踐於生活當中。

    日美三 9810136 李嘉霓

    回覆刪除
  3. 社區營造這門課讓我學習到很多,不止課堂上的知識,老師也說過"不要浪費青春,要做就做到好",所以我跟自己說通識課不是只是為了修滿學分,另一方面是為了在我們系上領域之外能了解更多藝術相關知識或是其他知識,懂得越多對自己越有利,而且這門課我覺得上課上的很開心很有趣,一方面是同學之間熱絡的互動,另一方面是我更認識板橋這塊土地,還有湳雅夜市的起源及歷史.去問卷調查真的是一個很難得可貴的經驗,在快樂之中學習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


    日工3 廖冠菁9810530

    回覆刪除
  4. 社區營造藝術原來不只是美化社區,
    還要加入許多生活要見以及行政規畫等等,
    不只規畫的人要投入,
    居民的參與更是重要,
    湳雅夜市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如果居民不願改變,
    屈就於現在,
    那麼改革者有再大能力都無法做什麼。


    日廣二9911007陳凌賢

    回覆刪除
  5. 大一的時候在老師的課裡面學到很多,也很喜歡老師的上課方式,所以大二選通識看到有老師的名字毫不猶豫的選了下去,即使知道老師的課通常不會太輕鬆
    確實在這門課裡學到了很多不管是以前公民課本就教過的東西或是新的東西,也做了不輕鬆的作品
    我自己知道我做作品的能力真的滿糟糕的,所以在做作品的時候我就算我想也不敢說我要當領頭的,但是這次的東西也幾乎只要我疏忽了、沒有注意了就開始崩壞,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的了解到,這種東西還真的沒有一個人往前拉不行,一旦疏忽了,就全部都毀了
    除此之外,我本身是表演學院,有的時候會覺得社區營造好像跟我所學沒什麼關係,上了這門課讓我知道其實表演也是有他能夠介入的地方,更何況我還不是走表演那塊,而偏技術類的

    日戲二9911131吳芝穎

    回覆刪除
  6. 社區營造是近幾年很夯的名詞,會報名社區營造和我目前居住的社區有關係,我家周遭是一個老舊社區,每當國有財產局一有空地暫時騰出,里長就申請為汽車停車場,已經有二個大停車場了還是一位難求,我思考過空地的利用價值,難道除了停車場之外不能闢建公園嗎?也思考過社區的生活步調,總覺得沒有生氣,這是我來修這門課的原因,收穫很多也理出一個頭緒出來,社區營造必須社區的居民共同努力,先有一個志同道合團隊共同帶領,由點而線擴充為面,有計畫的推動而不是個人主義的單打獨鬥,學業告一段落後我會將所學付諸行動為社區營造而努力
    日書三 9810232 鄭鳳英

    回覆刪除
  7. 社區營造這堂課,其實原本一開始看到覺得應該是沒甚麼的一堂課,但看到是張純櫻老師開的課,我想應該是不會這麼簡單喔!所以就想一探究竟,就決定加入這門課了!我覺得老師是一個很認真的老師,是我來台藝以來,第一次有老師讓我覺得他是真心的為學生的,他開一門課都會很認真地去規畫,要怎麼讓我們累得半死,卻是因為不想讓我們從他的課程當中,讓我們去覺得沒有學到半點東西,他希望我們可以從他們課當中去學到很多很多,或是對我們未來有些什麼樣的幫助,所以才會對我們這麼嚴格,其實老師有時比較刁難或是比較兇,那都是出自於為了我們好的心態,因為如果沒有想要我們好的心,怎麼會有責罵呢?但其實我知道老師是有個很善良溫暖的心,其實老師是真的好人!!!
    這堂課裡讓我覺得收穫滿滿,知道甚麼是社區要怎麼去發展規劃一個社區,怎麼讓一個社區能夠好,這些這些都是我當初所不知道的。
    也很謝謝老師 有機會 希望能在修到你的課

    日圖二 990838 黃翊涵

    回覆刪除
  8. 大一的時候有修過老師藝術學的課,當時覺得人型裝置藝術真的很有趣又能夠和各系的同學合作,所以大二又選了這堂社區藝術課程。這堂課感覺和其他通識課比起來給我的感覺是有滿大的不一樣,透過和其他系同學的小組合作南雅夜市的地圖誌是一個很有趣的作業,雖然也有不幸遇到不負責任的組員落跑消失的問題就是了,但這也讓我們學到一些解決問題和分配工作的經驗。一學期很快的又過去了,這堂課真的令我感到既充實又學到滿多東西,對社區營造和藝術的關係比起以前又再更深入了解了一點,回想起整個學期來在這堂課是豐富又有成就感的。
    9910617 視傳二 李怡臻

    回覆刪除
  9. 修這堂課呢其實剛開始覺得說蠻奇怪的就不太清楚說自己要學什麼?不過越到後來,分組討論,做作品,從草圖,模型,完整品,這之間那個過程是很值得回味的,剛開始可能想說天哪!!怎麼那麼多作業,越到完成,大家一起同心協力,凝造一股革命情感,就越來越有成就感,也了解到團結是很重要的,一起合作一起思考後做出來的作品是精緻的,是滿載意義的。做完作品後,來到了湳雅夜市實地訪查了解到社區居民,或說攤販民眾的生態,他們的需求及對於湳雅夜市的意見,讓我們這群學生對於自以為熟悉的湳雅夜市更加了解,也了解到藝術品如同老師說的公共藝術,從藝術>公共->公共>藝術,藝術可以美化環境,可以增進文化素養,但是卻不能流於過度喃喃自語,如同我們做一件作品,是要有內容且要能與當地所結合,不然(對於作者而言)再好的藝術作品也如同堆積物一般,需要等著人來清理,社區營造藝術,幫助我們瞭一個社區及他們的文化,不僅僅是做藝術,也是學了一堂對於社區對於環境對於藝術更深層的課題。很開心能來修這門課。
    日美二 葉佾竺9910111

    回覆刪除
  10. 剛開始在選課時,看到這堂課的課程大綱就產生了很大的好奇心,覺得這堂課應該是個有趣又學得到東西的課程,況且又是純櫻老師開的,就算作業要求有點重,我仍然咬牙爽快選下。順利選上開始上課後,才一步步發現自己的噩夢漸漸開始……因為已經大三又加上輔系,自己整個課業沉重又忙錄,當我發現這堂課並沒有那麼好過時,我也仍然努力一點一點將各個作業解決。當初會選擇一個人一組做作業,其實也沒有想什麼,就單純覺得靠著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一件作品會來得快,什麼都可以自己掌握。也因為老師也很認真去教學這個課程,所以我也被激起了滿腹熱血,導致我日夜拼命趕工期末作品。當時我心裡還告訴自己,為了一堂通識課,我也太辛苦了吧!但是當我拼了命將作品完成時,我覺得自己充實了許多,就即使累到翻天覆地,看到自己滿意的作品,那種成就感,是比考試考了滿分還無限大的。

    9811020 日廣三 劉曜嘉

    回覆刪除
  11. 說不定學生有搜尋營養學分的本能,曾經我有想過來選幾個學分來填補那些空缺順便把通識給修完,
    但是上課的第一天我就知道這個老師是來真的,
    我第一次上老師的課,
    知道了這個課程的內容不單單只是GOOGLE而已,
    社區營造這個在我們這一輩耳熟能詳名詞真正了解它的人有多少?
    真正實踐他的人有多少?
    真正深入探討我們生活中所需求的有多少?
    經過了這個課程我疑惑漸漸明朗
    了解到這並不是一個兩個人就能完成的工作
    就好像期末的垃圾桶一樣,
    構想、討論、分工、實踐、完成、展示、詢問意見
    這當中我們接觸了多少不同的人
    看到了多少不同的言論?
    得知了多少有趣的看法?
    不親自去做我也永遠不會知道
    而其中的時候班上分成兩個社區各取議題來討論
    也讓我知道程序的重要性,
    什麼時候該答?什麼時候該問?
    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會最有效率?
    這些都是在開會的過程中可以漸漸明朗化的,
    所以在這一學期中我所學甚多,
    或許這也是一種不同的收穫吧,
    懂得起而行,而不是坐而言。

    回覆刪除
  12. 如果要說在這堂課中最令我難忘的事
    那就是非"在夜市裡抓人填問卷"莫屬
    本身就是喜歡幕後作業不喜發言的我實在是困難重重
    好家在有怡璇 玟琪 蔚菁 鄭媽
    讓我深深感覺女生在"訪談"這方面還挺有優勢的

    過程中
    真的很怕有人誤以為我們是推銷員
    也真的有遊客因此快速逃離現場 甚至放棄排隊!!!
    其實會一直問自己
    為什麼我必須這樣拋頭露臉(?)
    當姿態無法降低時 其實自尊這種東西還滿礙手礙腳的

    當遊客也願意停下腳步聽我們講解時
    會突然覺得原來拋頭露面也不難
    感激的心大於抱怨
    也就很順利的完成了這次的問卷調查
    將心比心
    以後看到有人要填問卷時也花個一兩分鐘
    給他一個機會

    9810126日美三吳上賢

    回覆刪除
  13. 2012年1月6日 上午7:52 的留言
    是 古蹟二 張晏睿留的 sorry 忘了打名字

    回覆刪除
  14. 近年來,社區營造強調「自主、參與、有公共性」的方法,期望啟動居民對於自身環境的情感與關懷,進而參與公共事務,由下而上地提升社區生活及自治品質,落實社區營造不只是硬體空間的改善,更是軟體文化的深層建構。

    我們這次的期末作業,其實只有做到硬體空間的部分,雖然老師有點不太想要做夜市這一塊了,但希望老師的三年計畫之後可以邁向軟體文化的深層建構,如此一來,也許能讓台藝大的學生走入社區,與社區交流互動學習,教學互長。

    回覆刪除
  15. ↑9911009 日廣一 楊倩妮

    回覆刪除
  16. 透過這樣的活動與課程,我們更瞭解湳雅夜市,也就是更瞭解學校周邊,原本漠不關心的小事情,卻都是我們生活中的議題。
      在填寫問卷的過程中,大部分的人是冷漠的,畢竟,夜市不是他們的居住環境,他們只在乎東西好不好吃?價格便不便宜?好不好玩?但我們也發現這裡有許多客人,居住在板橋已經超過五年,湳雅夜市就是他們生活的記憶,甚至也會帶朋友來。看過我們的作品之後,也相信對夜市或多或少會有幫助,但有多少人會真正願意去做呢?
      臺灣人也許會關心我們的生活周邊,但卻很少真正做到去「營造」,得過且過,只要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就好了。
      希望經過的人們、看過我們作品的人們,都能多多少少知道,有一小群人在為這個社區努力,營造社區一點都不難,自己又能做些什麼呢?

    日廣電(二) 9911011 郭 潔

    回覆刪除
  17. 倩妮,晏睿
    知道你們是哪篇留言了~ok!

    函豫助教

    回覆刪除
  18. 一個學期居然就這樣過去了,大三的生活很忙,被忙給填充的生活,時間有如白駒過隙,特別容易消逝。

      在第一節課中曾經說到,台藝大是做為一個社區存在。最早聽到的時候,其實覺得有種違和感。後來仔細想想,是由於台藝大本身十四個系之間連繫得並不緊密,假使若假設每一個系為一個小小的社區,或許我們不會這麼訝異,反而會視為理所當然,因為我們太習慣以系為活動單位,參加系上的活動,彼此溝通交流,宛若一個大家庭,自同班自同系、大一到大四,與近鄰(同班)有著強烈的互動,即使是不太熟的遠鄰(別的年級),相遇時也會打招呼,點頭問好。儼然為一個完整的社區;至於學校,或許是共同活動比較少,校內除了通識課、到中餐廳用餐,幾乎就沒有其它互動機會,說話的次數少,問好也是,到頭來校園內建造的是一個彼此皆為藝術人,相互擦身而過的關係。所以,會因此覺得台藝大算不上社區,也是無可厚非的事。因為即使我們將台藝大視為「共有」,卻對與我們共有的對象保持漠然的態度。

      所謂的藝術人就是這麼一回事吧,即便我自認為和藝術人差了頗遠,但也不是很喜歡共組活動。互動少,於是當活動時需要宣傳資源時才會毫無頭緒。

      以此反觀社區的營建,其實社區營建的成功就在於團結,積沙成塔,集結眾人的力量、化不可能為可能。藉由開會,統合眾人的意見;透過會議主持人的領導,將社區導向一個好的方向,將那些乍看很微薄的改變,統整成為一個社區的進步。自從上了這個課程,回臺中時每每都會觀察自己的社區,時不時都能看到社區裡一些細微的改變。由於回去總會間隔一段時間,那些變化看起來特別明顯。比如說總會因為風大而在關門時發出巨大噪音的公用門,在某一次回去時已經改成了自動門,自此再也不用受大廈風的氣。

      「這些尋常會被當作忍忍就過了的小事,如果實際動手去處理的話,不是會有個很好的結果嗎?」忍不住就會這麼想。同時也更加深深體會到,這節課是實做遠遠超越理論的,我們不能只是空泛地理解,光是讀懂了,是不會對周遭產生助益的,我們必須動手做。

      實際上,在課程偉生的期末作業,更能省思到這點。往往在做創作時,出發點是自己,想做自己想要的東西;然而,如果這份創作的中心是他人,比起自己的意見,我們更應去參考他們的意見,以他們想要的東西為創作忠旨,並進行對他們來說有用處的創作,這才是正確的。在未來,不管是面對社區居民、或者工作上的顧客,我們都應減少自己的部分,並努力和他人溝通與合作。這才能造就有效的設計,將才能發揚光大。

      在課程的最後,很謝謝老師和兩位助教。在這學期裡實在受到了非常多的幫助,也學到了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正是「謙虛」。雖然並未在課程中言明,但當我們未來要進行社區營建時,誠意與謙虛比起才能,才會是能幫我們最多的。


    日圖三 卓鈺涵

    回覆刪除
  19. 在這一學期的課中,我了解到社區營造其實要考慮的面像非常多,不單只是美化的工作而已,與人文、地理、歷史,都該有關連,就像我們去南雅夜市做市調之前,沒有去深入了解地方文化背景的到李是一樣的,這樣一來,可能做了很多的努力都前功盡棄,白費苦功,看似簡單的社區營造,其實是需要許多用心及努力,才能做到的。

    日舞二 馮伃

    回覆刪除
  20. 會選這堂課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純櫻老師開的課才選的,而且在去年的藝術學也有提到老師要開這堂課,想說應該蠻有趣的吧!
    上這堂課讓我蠻傷心,想到我雖然是個印尼華僑,是在印尼土生土長的但卻對我居住的地區完全沒有一個社區感,讓我想要回去當個社區規劃師。
    期末分組要針對湳雅夜市設計垃圾桶這個體驗還蠻有趣的,我覺得設計一個東西出來真的事不容易,當初沒想到要從比較"實用"的角度設計一個垃圾桶出來,後來把東西實際作出來並擺設在夜市裡,聽到民眾的意見才發覺出我們沒有思考到的部份,雖然這樣我們還是學到很多也增添了一些經驗,以後就會比較往多方面思考!

    9910636 日視二 鄭丰曼

    回覆刪除
  21. 不知不覺這個學期已經要結束了 仔細回想了一下 覺得學到了許多 不只是在有關社區營造方面的知識 在處事態度上也讓我有很大的體悟 在大一的時候 每次上通識課 我都會偷偷睡覺 想說老師講的都不是重點 不重要 功課也是隨便做做 想說有成績就好 但是上完老師的課之後 我發現最後完成的成品 代表的不只是通識課的作業 而是一個作品 如果還是以以前的想法去做的話 一定只會做出一個沒有質感的東西 但是如果是用盡心血 認真負責的把它完成的話 那他就不再只是一個作業 而是一個作品 我們系上的老師常說 把每次上台都當作是表演 盡力把它做好 同樣的道理 把每次作業都當作是你的作品 認真盡力的完成 那最後獲得的就不僅僅只是成績而已 如果要我說這學期學到了什麼 我會說一種態度 一種最基本但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態度 有什麼比認真負責更容易邁向成功道路的呢?
    日戲二 9911101 許心恬

    回覆刪除
  22. 在台藝大也待三年了!因為住家裡,一直沒把板橋當歸宿,去湳雅夜市也只是吃個晚餐,要不是上了老師的課,知道好多大大小小的板橋密史,不然真的沒臉說自己是台藝大的。
    上了老師的課之後也覺得,人與社區(不管有形無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都真的很重要,以前的自己真的很常我行我素的過自己的生活,
    在湳雅夜市的實地調查中,真的激發了很多的感觸與想法,
    不乏有漠不關心,覺得我們所做的是沒有用的人,
    但也有很多很多給我們極大的鼓勵與有建設性意見與想法的人,
    讓我覺得好值得。
    總而言之,這門課給我的感想就是十分愉快而且是很有意義的。

    日視三_9810608_陳品圻

    回覆刪除
  23. 老師和助教這學期讓我見識到,什麼是真的來。

    張純櫻老師,在大一藝術學的時候就時不時的將他那說到必會作到的原則透露在課堂旱作業上,
    在這次社區營造,更能感受到老師那三年計畫的決心,
    且在這堂課上,讓我提早體會到美術系比較不會碰到的實戰經驗,
    交件日期何時就是何時,展示時間幾點就是幾點,
    給了時間觀念較不同於別人的我們上了一課,
    不論你有什麼理由,說到就要做到,
    不論最後有什麼問題,要到多好就要多好。
    最重要期末時的展示,不論妳的作品構想在怎麼好,
    都要能夠接納意見,否則成就的作品就只有配在家中的份,
    少了他人的意見,只會遺失讓作品更完美的機會。
    而助教每週一信和上課的認真態度,都是我的楷模。藝術也是如此,認真,就會接近完美。
    9910109王永安 日美二

    回覆刪除
  24. 對於社區營造有了初步的概念,這看似簡單的工作,卻要考慮及了解很多事情,這樣所做出來的成品才會是有意義的,而不是浪費資源。而在這堂課中,老師讓我們演練如何開社區會議及湳雅夜市的改造,像這樣去實行,對學生來說印像深刻,對於課堂所上的內容有較有吸收,而不是紙上談兵,因為去實行,才會了解到這工作的感受即會面對的問題,再去思考如何解決,這樣的實行很棒。 
      上這堂課後,發現自己開始會去關心起自己的社區,慢慢去觀察發現自己社區裡的事物,甚至會想如果我來做,我會怎麼做這類的問題。
    日舞二 陳玟琪

    回覆刪除
  25. 每次上純櫻的課都是考驗人系關係和分工合作的腦力激盪!
    這學期能和以往不常接觸的舞蹈系合作真的很愉快唷,你們一夜之間做出的金屬花實在是太強大了!!

    雖然實地到夜市蒐集意見時遭遇到各種意見(或是打擊),但是這些都是在家裡悶著頭作所吸收不到的寶貴經驗,也深刻體會到現在的我們都還只是被名為學校的圍牆保護得安安穩穩,真正出社會的考驗絕對要比夜市來得多。

    當然也希望我們湳雅夜市可以更懂得上進一些,多多嘗試布一樣的行銷和規劃,不要自我貶低了~

    日美二 游正儀

    回覆刪除
  26. 首先很謝謝老師這學期的指導,老師很用心教導我們,但我對老師有些抱歉,因為前陣子自己的事務比較繁忙,所以有些作業遲交,對老師深感抱歉!
    這學期的課堂上,我學到了很多平常在其它課堂上學習不到的事情,例如:問卷調查.實體訪察的經驗,這些其實是很寶貴的事情,真的要去了解一個地區,要深入民心得調查,唯有真的去當地才可以真正的了解,問卷調查也可以真正了解他們的心聲,就像我們設計的垃圾桶,我們以為店家會很支持我們的創作理念,想說在湳雅夜市設置垃圾桶,會讓當地的看起來更乾淨,垃圾就不會亂落地,但是店家的回應卻不是支持我們的,因為大家覺得,如果沒有把它設置在應有的地方,這其實就會造成垃圾的更混雜,所以每項設計的要把它放在應有的地方才可以顯現它的用處。
    很多事情真的是上過這堂課之後才學習到的,不管未來用不用的到,學習到的都是自己的,所以很謝謝老師的指導!

    日國二 9911306 溫育良

    回覆刪除
  27. 一開始選到這堂課,也很納悶,究竟這堂課要學些什麼?也許又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定義名詞,但親自上了這堂課後,老師幽默風趣的上課方式,讓課堂多了趣味,上課方式也是能夠應用、充滿創意一點也不枯燥,親身體驗"社區會議"、"夜市訪談與調查"、"夜市推廣作品"。
    雖然覺得作業有點重,但能夠有機會和不同的系合作,讓我從中學到很多,也體驗親身去了解、付出行動、能為所處的生活圈做些什麼,也得到很多寶貴的經驗,還有就是書面上與實際行動是相差甚遠的,真正去做他才知道他的意義。
    這一學期,課選得有點多,這堂課有點應付不來,但盡了自己最大的能力,謝謝老師還有辛苦的助教~我收穫良多:)

    雕塑二 林子筠

    回覆刪除
  28. 從以前到現在做創作都是以一個人為主,表現個人特色根想. 在參與社區營造這堂課後,開始學習與不同領域的同學合作,讓我了解到不管事從事視覺藝術或是表演藝術都可以互相啟發,綜合大家的意見,發現到平時個人創作時不易出現的靈感,也使我在這一學期中在餐與公共事務上有了進步.

    古蹟二 黃柏諺

    回覆刪除
  29. 社區營造的課程非常實用,藝大的課程終於走出戶外並實際讓我們體驗社會、實作經驗等等,藝術家並不能只是閉門造車,我們仍要與大眾接軌,曲高和寡的藝術家不會是成功的藝術家。



    日視三 林 梣

    回覆刪除
  30. 很棒!很特別的一門課~

    過去,從未想過社區規劃師竟與藝術能夠有所連結;過去,從未想過身邊的一個小夜市.一個小社區能夠有這麼多迷人的歷史......。

    從中,我學習到了一個社區規劃師事前.過程以及事後的工作,亦了解到了一個社區互動性的重要,此外最重要的,更是明白到,身為一個藝術家,其實只要多付出一點主動的行為,便能對身邊以及這個社會生活所付出貢獻!

    感謝這麼課的老師.助教以及同學們,這是我個人從大一至今通是課裡互動最多.最熱絡.最棒的一群!無論是上課內容.實地勘查.小團開會.分組報告...相信這都是十分珍貴的學習以及回憶。

    雕塑二 9910334 李怡璇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