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26

2011.12.12期末作業草稿模型/ 12.19 期末作業成品 活動照片

2011.12.12期末作業草稿模型 繳交日

當天各組的草稿或模型一字排開
讓全班同學能一起參與討論
(大家很認真喔~~)
每一組都能聽到其他組給的建議
讓各組經過那天的討論之後
能就可行性最高的設計具體地展現出來
這一天聽見很多人很棒的建議
這樣的激盪,真的很不錯呢!























          



2011.12.19 成品展示

 經過12.12的討論之後
這一個星期看見了大家的製作成果
將具體的作品帶來之後
大家更能清楚看見每一組的製作
是否有達到其設計理念

                                             
     第一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第五組






 第六組









第七組







第八組




第九組


 







 欣賞各組作品時間


14 則留言:

  1. 日美三 9810136 李嘉霓2011年12月28日 凌晨12:46

    其實今年已經大三了,
    當進入必須專注思考和創作的時候,
    對很多其他的課程無法兼顧,
    已不像以前大一大二一樣所有的課都盡全力,
    所以做課業的時候,
    時間分配給通識課的作業時間相對的少。
    自己內心不免有些愧疚。

    但那天湳雅夜市之問卷調查夜,我覺得好棒!
    讓我全身充滿活力,
    真的很辛苦助教和老師。。。
    但是成果我想還算是理想的。
    而且得到很多很寶貴、很誠懇的意見。

    這堂課,老師和助教用心的給予很多的資訊和分享,
    希望培養我們有更多的思考,
    並且懂得如何用我們的專業關愛每一片土地。。
    真的獲得很多。
    心存感恩。

    日美三 9810136 李嘉霓

    回覆刪除
  2. 有時候就是在困難中求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想要解決問題就要找到問題

    這次的作業我們討論了很多應該改善以及不足的地方

    知道了居民與觀光客們的想法

    有些與我們相同

    有些是我們沒有想到

    那天也是屬於很棒的經驗

    因為很多人再那一天同樣都是初體驗

    相信經過這次的訪問

    未來在路邊看到可憐工讀生會更多幫忙他們填問卷吧!

    古蹟二9910413張晏睿

    回覆刪除
  3. 那晚各組員在湳雅夜市那做問卷調查,
    和自己的組員賣力十足地邀請民眾,
    雖然偶爾遭受被拒絕,
    但相對也得到更多友善的鼓勵,
    讓我們在歡笑中結束了這充滿意義和收穫的課後學習。
    每個角落都有著一個故事,
    面對習以為常的湳雅,
    著實沒想過要去發掘其背後深層的底蘊。
    走出課室,除了讓民眾給予我們作品的評價,
    也同時能讓他們一起了解湳雅背後的歷史意涵。

    雕塑二 9910336 陳抒漫

    回覆刪除
  4. 這學期的課程教給我很多事情,像是社區營造真正要做的事是甚麼,要如何創造出平凡中的不平凡,深入調查居民需求和地方資源的重要性。真正的改造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走出去了解要改進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從原本的一般社區型態提升到文化特色社區的型態。從藝術學開始就跟老師學習,在社區營造這門課中又更加深在藝術學被教導的跨領域藝術的重要性,藝術真的要多看多做多嘗試,藝術可以大範圍介入從垃圾到建築,也可以只是自己做自己,完全是要看個人積極程度與造化。
    這堂課,讓我又有一次嘗試機會,就算累、就算挫折、就算邊做作業邊抱怨,但是到頭來,我還是覺得這是通識課程中我最喜歡的一堂課!
    p.s這堂課也因為有助教才顯得更加清楚、有系統 感謝助教!

    9910130 美術二 邱芳璇

    回覆刪除
  5. 雖然作品還不是非常完整,但卻很開心,因為發現這些我們的藝術如果能夠真正發想於生活中就很興奮,如果改天逛夜市可以看到自己設計的垃圾桶供人使用,或是夜市發放的DM介紹是自己設計的,一定會很滿足也很快樂,之於社區營造到湳雅夜市,是很充實的進程,這堂課真的不只有對社區規劃師有幫助,老師也教我們寫文案的重點,還有生活態度,當然還有超強助教的幫忙,使我們很幸福^^

    舞蹈系二年級 9911415 陳逸恩

    回覆刪除
  6. 我們這一組每人分配各有不同任務,諸如:美工、設計、文書都有專人負責,我設計宣傳廣告,將春聯或湳雅夜市名詞鑲入圓竹框內,商家居然願意讓我懸掛宣傳品超感動的,同組人做問卷調查真有趣又熱鬧,通常我都找情侶檔,尤其是走路悠哉悠哉的情侶檔,成功率相當高。
    日書三鄭鳳英9810232

    回覆刪除
  7. 其實我們這組的作品一開始被老師嫌到不行,因為我們並沒有跟湳雅的特色結合,但後來我們發問卷的時候,發現其實夜市裡的人們和店家還滿喜歡這個造型可愛的垃圾桶,我想這也就是老師上課有提到的,不一定是我們認為好的,我們就要強加在社區的居民身上,因為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美感認知,重點就是你創作的東西,要讓人對他有認同感,並且喜愛他,這樣才是成功的,因為其實另一組的垃圾桶比我們的精緻、漂亮很多,但竟然因此而不被看好。但自我檢討之後覺得,其實這樣的東西雖然是有特色而且也被大家接受,但比起其他組,確實少了一些湳雅的背景和特色,失去了蘊含文化意義的社區營造價值。

    日廣二 楊倩妮

    回覆刪除
  8. 因為這個作業 我跟了從沒合作過的4個視傳同學合作
    合作期間他們非常體諒我是音樂系的不懂設計 只分配我負責統整根做PPT
    但其實我們這怎沒有任何的爭吵
    非常高興有機會跟這群真正的藝術人合作

    因為這堂課 我不僅多認識了朋友
    還學到了要如何對社區有貢獻 及如何有貢獻
    也見識到設計同學的利害 不僅想法上 口才也是一級棒
    合作的過程 根 對社區的貢獻 實在是一個很棒的經驗

    音樂系 張靜華 9811211

    回覆刪除
  9. 透過這次的活動
    我深深覺得本身藝術是屬於小眾
    但不代表說藝術無法普及
    只是需要適時的轉換來更符合整個時代氛圍與風俗民情

    當藝術介入生活 甚至夜市
    我直覺"或許由清潔團體介入會更能達到目的 為何是藝術?"
    如果說要將整個夜市發展出去 除了藉由藝術沒有其他選擇?

    做過問卷調查我們都知道
    幾乎大部分人來湳雅夜市都是為了吃美食 逛街打發時間
    比起藝術 這種需求是相對直接的
    比起藝術 這種需求是相對本能的
    所以說這堂"社區營造與藝術"課程只是一種附加功能?
    甚至是不要有藝術介入其實也無妨?
    就短期而言 是這樣沒錯
    但就長期 或許影響層面不僅僅是提升整個夜市的質
    更會做為一個點 去影響整個台灣基礎"文化"與"民眾素質"整個面
    在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 抱怨民眾反應 抱怨資源缺乏
    但改變說的簡單做來難 更何況是從最深根的文化著手
    所以當藝術介入 我們早就應該要有心理準備
    適時調整 才能慢慢引導
    所以比起清潔團隊
    我們藝術工作者更能大範圍的影響群眾 提身整體素質 加油!

    9810126日美三 吳上賢

    回覆刪除
  10. 一開始聽到要作期末報告就已經冷汗直流,從小到大對美術就一直很不在行的我居然要去做作品美化夜市,一開始和組員討論出要做垃圾桶時,看著大家都很多想法的時候,深深覺得自己一點用處都沒有,這次和美術系的三個同學一組,雖然我們只有分配到作立體的百合花,因為另一個同學以前已經有經驗,我就跟著在旁邊學,雖然速度很慢,但從這樣的過程中,讓我看到舞蹈以外不同的世界,也學到很多在舞蹈教室裡學不到的東西.
    日舞二 楊喬雯

    回覆刪除
  11. 經過這次的作業
    讓我感覺到團隊作業的重要性
    還有路邊調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除了感受到人情的冷暖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才能讓陌生人接受你
    願意去填一份其實他根本不必填的問卷
    是一門蠻大的學問
    也讓就讀設計科系的我
    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一般民眾
    對於我們這些學生的設計
    和他們心中所期望的設計
    落差到底在哪裡
    要怎麼樣才能達到兩者之間的平衡
    這都是很好的收穫!

    日視三 夏浩泉

    回覆刪除
  12. 這次算是第一次跟這麼多不認識且不同系的人一組 以前都是跟同系的一組 起初我還想幹嘛一定要跟不同系的啊 很麻煩欸 都不認識 可是到了後面我才知道老師的用心良苦 各個不同的系都有不同的專長 在最後做模型時 大家都可以發揮所長 彼此幫忙輔助 如果都是同系的 反而會陷入大家都只會同樣一件事 可能在做的過程中會出現技術上的問題
    日戲二 9911101 許心恬

    回覆刪除
  13. 這次與不同系的同學合作作品的經驗實在非常難得,
    平常在大學生活,最多只能與同系的同學討論一些作品,
    然而這次的作品卻是要和其他系的同學溝通,有點新鮮有點難度,
    但是所有問題,只要溝通都一定可以解決,
    更深刻瞭解到團隊不只是合作,更要將所有人的心都連結在一起才能夠成為最棒的作品。

    超感謝老師,因為老師的要求,讓我不會怠惰,不會因為其他的事去擠壓這堂課的作品。

    日美二 9910109王永安

    回覆刪除
  14. 從作品設計到製作 一開始有了不少設計稿,看見了各系同學不同的表達作品方式,雖然自己的東西"不太適合"出現在公共場合,但也使我從中獲益良多. 也知道公共藝術不再個人 而需要顧及到全體的觀感~


    古蹟二 9910411 黃柏諺

    回覆刪除